今年以來,光伏行業迎來政策和需求雙重利好。截至8月30日,A股市場共有57家光伏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報,其中21家凈利潤同比增幅翻番。
專家預計,在中國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光伏行業仍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預計下半年國內光伏裝機速度將會加快,這也對硅料企業產能提出更高要求。
快速增長勢頭持續
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光伏產業的拐點出現在2019年。2020年9月我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30·60目標”后,光伏行業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2019年至今,由于成本持續下降,光伏發電價格逐步接近火力、水力發電的價格水平。政策也明確了競價和平價共存的模式,2020年國內競價、平價結果超預期,再疊加全球碳減排目標提升,堅定了光伏行業發展的信心。今年以來,龍頭企業大舉擴產、新技術爆發也帶動了光伏板塊大幅上漲。
記者從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了解到的一組數據也證實了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的喜人之勢。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保持并延續了多項世界第一應用市場實現恢復性增長,2020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48.2GW,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容量達253GW,連續6年位居全球首位;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制造端4個主要環節實現兩位數增長,多晶硅產量39.2萬噸,連續10年居全球首位;光伏組件產量124.6GW,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
今年一季度,中國光伏組件產量超過30GW,同比增長40%;國內裝機量容量5.3GW,同比增長34%;1-4月,光伏電池組件產品出口73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30%。
展望未來,“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能源轉型的迫切性和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決定了光伏市場需求仍將高企。”黃大智說。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行業發展部總監高士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是中國光伏發電進入平價上網的關鍵之年,光伏應用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預計新增裝機容量為55GW~65GW,其中外送及平價地面電站在20GW~30GW。在“雙碳”目標下,“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市場將迎來市場化建設高峰,預計國內年均光伏裝機新增在70GW,有望進一步加速中國能源轉型。
上下游冰火兩重天
作為“雙碳”政策主力賽道之一,光伏企業的半年報則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凈利潤較高的企業幾乎均是具備“材料”屬性的上游企業,而下游企業卻飽受原材料漲價困擾,利潤受損。
今年以來,硅料價格一路走高,已從年初的8萬元/噸上漲到20萬元/噸,漲幅高達150%。價格上漲傳導至硅片、電池片、組件廠商及終端電站,整條光伏產業鏈均受影響。
河南某光伏企業相關負責人向國際商報記者透露:“硅料價格自去年6月以來開始暴漲,目前大多數下游企業處于暫時停滯狀態,訂單爆滿,排到今年8月,但無法生產。成本與價格倒掛,原料價格上漲200%,下游終端產品價格上漲20%左右。”
黃大智直言,硅料是光伏產業鏈中的優勢環節,當光伏行業景氣度高時會推動對硅料的需求,目前硅料成本上升已成為制約光伏裝機容量擴大的最大因素。
受訪人士一致預計,硅料建設周期長,疊加年底光伏裝機旺季來臨,短期硅料價格或將繼續高位震蕩。不過,目前國內多個上游硅料端的龍頭企業積極布局擴產,未來一段時間,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硅料價格有望理性回歸。
高士旺建議,由行業組織牽頭,加強對光伏行業供應鏈主要產品(當前主要是多晶硅料)現有產能、規劃和在建產能,以及每月產品的出貨量等數據的統計監測和分析工作,定期梳理并發布行業公告,減少由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價格無序上漲;引導多晶硅料進入光伏的生產制造環節,而不是進入流通商、貿易商手中,避免囤積硅料;由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產業發展的趨勢進行科學預判,對可能出現短缺的產品進行合理指導,引導產業合理規劃布局,推動中國光伏企業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