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不歇腳,鄉村振興再出發。農村能源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為居民帶來收益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綠色動能”。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堅定不移推進農村電網建設,優化農村供電服務,支撐清潔能源發展,為我國農村能源體系建設和能源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建強農網 賦能鄉村振興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啟動,加快農村清潔能源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國家電網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始終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努力推動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國家電網公司實施“井井通電”工程。
“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實施了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全面完成小城鎮(中心村)電網建設、機井通電、村村通動力電三大攻堅任務,農村地區供電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中西部國家級貧困縣、“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國家電網實施了各類重點專項工程,建成了川藏、青藏、藏中、阿里四條“電力天路”,實現大電網延伸覆蓋所有縣城。站在新起點上,國家電網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助力“三農”工作開啟新篇章。
加強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等技術應用、實現包含多種靈活性資源的配電網優化協調控制和科學管理,是國家電網建設農村電網的重點方向。
2021年,江蘇南京不老村在南京供電公司指導下裝設了光伏、風力及儲能裝置,并為“光伏+農業”微電網打造了智慧“大腦”——能量管理平臺。該微電網可滿足生態農場的服務中心、生態長廊、泵房等全部負荷需求,如遇上暴雨、陰雨天氣,在光伏、風電不能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儲存的電能也足以保證生態農場3天的正常用電。
國網江蘇東臺供電公司員工檢查漁光互補電站設備。
更加智慧的農村電網,在各地鄉村不斷涌現。在河南蘭考,能源互聯網平臺促進了可再生能源消納;在河北西柏坡,以分布式光伏為主體的低碳綠電智能微網系統實現了智能配網、虛擬微網、數字電網“三網合一”;在安徽霍邱,智能微網系統和智慧零碳供電所進一步推動了當地政府、企業、群眾近距離感知“碳中和”概念。
2021年,國家電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制訂構建了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年),支持、推動能源生產與消費轉型,為我國能源清潔高效發展,特別是農村能源清潔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未來,國家電網將全面構建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結構合理、智能高效”農村現代電網。
優化服務 助力鄉村產業升級
鄉村振興,產業為先。國家電網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效果、政企合作原則,大力推動鄉村產業電氣化,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
在湖北潛江,小龍蝦養殖戶王錦喜拿起手機,打開一個APP,邊看邊念叨:“水質還行,含氧量也行,溫度和水位咋不行啦,還是要排些水。”他對著屏幕輕輕一點,大約過了半分鐘,水泵工作的響聲與流水沖擊的嘩嘩聲從遠處傳來。
王錦喜使用的APP,正是湖北潛江市供電公司實施的鄉村電氣化暨智慧用能項目之一——農村養殖排灌電氣化應用。2019年9月,潛江市供電公司給他家安裝了一套養殖設備。這套設備可通過水質檢測儀、水泵控制箱和鄉村電氣化用能系統等采集水質、水位、天氣等內容,還能實現遠程排灌。
國網湖北潛江供電公司員工在蝦田安裝水質監測設備。
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是國家電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舉措之一,也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重要抓手。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國家電網自2019年起全面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通過改造升級農村電網、提高農村供電服務水平、推廣電能替代技術等方式,著力增強農村供電保障能力。
國網浙江電力員工走訪養魚基地,提供用電服務。
如今,農業生產更加“綠色”,農村電氣化水平不斷提高,綠色出行成為村民新生活方式。
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野三關鎮海拔1200余米,夏季涼爽舒適,是人氣很高的避暑勝地。曾經,1000多輛紅色的三輪“麻木車”(摩托車),是野三關街頭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也帶來了種種問題。
國家電網與湖北省巴東縣政府在野三關打造湖北省首個“電動汽車特色小鎮”,滿街的三輪車逐漸被白綠相間的新能源電動出租車取代,不僅成為野三關流動的風景線,也成了當地發展的新引擎。如今,野三關現有電動公共汽車6臺,電動旅游大巴17臺,電動出租車80臺。配套建設的2臺60千瓦的直流充電樁和4臺7千瓦的交流充電樁,也為新能源汽車車主提供了便利。
多能互補 “新意”不斷
光伏扶貧作為一種資產收益扶貧的有效方式,具有穩定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保護生態環境、推動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諸多優勢。2017年,依托國網光伏云網,國家電網打造了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監測系統,實現了扶貧電站規劃、建設、監測、運維、收益分配全過程數字化管理。目前,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監測平臺已接入光伏扶貧項目23萬座2268萬千瓦,實現了光伏扶貧項目的信息采集、動態監測、遠程診斷,有效提升了光伏扶貧的運行效率。
“農村發展光伏,可以把光伏和農業的種植、畜牧養殖、林業治沙結合起來,實現土地的綜合利用,既推動了新能源發展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經濟性。”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2022(首屆)農村能源發展大會暨清潔能源裝備展會上表示。
他提到的“農光互補”“風光+蓄熱電鍋爐”等創新技術,國家電網已經在各地開展了一系列探索。
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在小務2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成立了專業化服務團隊,開展主動運維服務。光伏組件被布置在5米高的支架上,支架下面種植小麥、玉米、鮮花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既能確保光伏組件正常發電,又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機械種植、收割作業,提高了土地整體利用率,形成立體空間上的農光互補。
河北廊坊文安永鑫小務農光互補光伏電站。
在山西省介休市董家莊,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把春夏秋三季收集的太陽能熱量通過地埋管換熱方式蓄存在土壤中,冬季再利用地埋管從土壤中取出熱量進行供熱采暖,實現了太陽能供熱采暖的全天候利用。
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長平生態林牧場,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打造了生態養殖全過程熱電聯供系統,綜合利用水源熱泵、沼氣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等多種形式,形成了生態養殖能源綜合利用聯供循環體系,提高了養殖場的供能靈活性和可靠性。
長平生態林牧場二期仔豬生產基地。
未來,國家電網將加強跟蹤“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等鄉村清潔能源實施方案制訂發布情況,及時掌握項目建設安排,加快配套工程建設,發揮電網在能源資源配置和轉換利用中的基礎平臺作用,支持、科學服務各類清潔能源靈活接入、自由轉換和就近利用,深化應用“新能源云”“網上國網”等線上渠道一站式服務功能,支撐項目科學開發、順利實施,統籌推進能源電力發展和節能減碳目標實現,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