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北京冬奧組委在首鋼園辦公區舉行低碳管理工作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組委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冬奧籌辦過程中的低碳管理工作成果。
場館建設和能源供應是成功舉辦奧運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同時也是碳排放控制的重點領域。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介紹說,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場館建設過程中,從夏奧場館利用、低碳技術應用、施工用材和用水管理、加強場館運行能耗和碳排放智能化管理等多方面為實現低碳場館目標采取了有效措施。“我們充分利用夏奧場館辦賽,創造性地實現了'水冰轉換''陸冰轉換',使之成為了北京冬奧會冰上場館,減少了賽事碳排放。目前,所有場館建設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首體短道速滑訓練館、五棵松冰球訓練館等4個冰上場館在冬奧會歷史上首次使用最清潔、最低碳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劉玉民介紹說,這不僅減少了傳統制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而且大幅降低制冷系統能耗,與傳統制冷方式相比,可實現節能30%以上。“在建設過程中,我們還采用超低能耗技術、建設'被動房',源頭削減循環利用、能耗管控智能減排、海綿場館節蓄并舉等舉措減少碳排放。”他說,北京冬奧會的全部場館實現了城市綠色電網全覆蓋,賽時將實現奧運史上首次所有場館100%使用綠色電力。“到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時,冬奧會場館預計共消耗綠電約4億千瓦時,預計可減少標煤燃燒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